教育局监管 | 一对一贴心疏导 | 军事化管理模式
多年专注青少年叛逆、网瘾等问题解决方案
作为叛逆孩子全封闭学校十佳排名之一,正苗启德教育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自强,学会自立,学会成才。授课老师以正面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悉心帮助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引导学生识恩、报恩、施恩。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身体力行,在短时间内帮助更多的迷茫青少年成人、成才、成功。
山东滨州小孩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怎么办
山东滨州小孩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怎么办
网络游戏过度可以毁掉孩子的一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疫情期间孩子上网课家长需要多留意!
为什么有些孩子会痴迷网络游戏?游戏障碍有何诊断标准?
网络游戏成瘾的成因
造成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有外因和内因。
外因即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其中社会环境包括网络游戏的流行等;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如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管理孩子导致他们对网络产生依赖等。内因是指游戏者自身的特点。
1.网络游戏的特征
网络游戏,特别是进口游戏,设计团队中通常都有心理学家参与。每一款游戏都会涉及或多或少的心理学知识。
网络游戏具有娱乐性、互动性、虚拟现实性等特点,可以匿名,又具有不受现实生活交流方式限制的自由度,因此对青少年很有吸引力。
网络和电子游戏是把双刃剑,游戏益智与促进青少年能力发展的同时,如果过度痴迷,青少年往往不自觉地陷入网瘾不能自拔。
美国亚当·奥尔特(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纽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同时在纽约心理学院任职,曾被评为“全世界40位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撰写的《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这本书揭示了我们上瘾的产品和行为的特征:
诱人的目标;
渐进式进步和改善的感觉;
随时间的推移,困难任务增多;
暂未解决的紧张感;
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是全面揭秘和解决“行为上瘾”的奠基之作,曾长期高居美国亚马逊分类图书畅销榜第一名。
2.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青少年自制力比较差,自我保护、心理抵御能力弱而容易沉溺于游戏中,研究表明,那些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高焦虑、低自尊、抑郁倾向的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
3.家庭环境不良和学习压力过大
大量研究发现,不良家庭环境会导致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游戏。
家庭中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使青少年经受慢性而又长期的心理困扰。
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1)家庭教养方式失当
游戏障碍的个体从父母那里得到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更少,惩罚和严厉、拒绝和否认、过度保护和干涉则更多。
行为控制会降低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的程度,而心理控制会增加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的程度。
(2)缺乏亲子互动或沟通
研究者发现,家庭活动,如观光旅游、看电视、在餐厅吃饭、去体育馆或健身房越多,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游戏的程度越低。
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缓解儿童青少年的压力,帮他们应对现实社会挑战,而不至于在虚拟世界寻求庇护。
(3)亲子关系不良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基础,以往研究表明亲子关系的多个方面都会影响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使用。对于拥有较为健康家庭关系的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爱与责任兼而有之。
家庭依恋中的焦虑性得分越低、亲和性得分越高,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的程度越低。
来自韩国的研究则表明,亲子关系中的喜爱(affection)得分越高,敌意得分越低,网络游戏过度使用的程度越低。
(4)父母关系不和
父母冲突也可能会增加游戏障碍的风险。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孩子就可能会非常郁闷、痛苦,他可能就会通过玩游戏来逃避这样一种痛苦。
学习压力过大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又一原因。现在最常见的是父母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把孩子周末放松的时间全占领了,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讨厌学习了。
在学校学习压力过大,尤其是对学校生活适应不良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较多,而产生情绪认知和人际关系失调,他们就会借助网络来舒缓压力,寻找安慰,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境。
外因只是被动因素,是形成网瘾的诱因。真正的原因是内因,包括网瘾患者的满足感缺失、独特的人格特点。
游戏障碍的诊断
北京第六医院社会精神病学与行为医学研究室主任黄悦勤表示,网络游戏成瘾不可以随便下结论,如果只是偶尔玩玩游戏不构成成瘾,符合诊断标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离不开”。因为,网络游戏成瘾患者都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
北大六院院长陆林也说:玩游戏不代表有游戏障碍,诊断有标准。
游戏成瘾怎么判断?
DSM-5标准中一共列出了9种症状,一般要满足其中5项,才可考虑后续判断。
1. 完全专注游戏;
2. 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 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 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 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 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 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 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 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根据DSM-5,患者存在5个及以上症状,即可被诊断为网络游戏障碍。
2018年6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国际疾病分类》中,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并明确“游戏成瘾”的多项诊断标准。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而ICD-11将“游戏障碍(gaming disorder)”作为新增疾病,纳入了“成瘾行为所致障碍”。
2019年7月23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就“世卫组织将游戏障碍纳入心理疾病诊断标准”问题做出了详细解读:游戏障碍是精神心理问题,但不等同于所谓的精神病;玩游戏不代表就是游戏障碍,游戏障碍有其严格定义和标准。
1. ICD-11“游戏障碍”:在线、离线或其他未特定游戏,纳入物质及行为成瘾章节;
DSM-5“网络游戏障碍”:仅强调在线游戏,纳入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诊断分类章节;
2. ICD-11中包括游戏有害性使用的诊断分类,指游戏模式明显增加了个体或他人的躯体损伤或精神损伤的风险,但DSM-5中没有该诊断分类;
3. ICD-11是诊断指南,而 DSM-5是诊断标准;
4. DSM-5除了游戏障碍诊断标准外,还综述了网游游戏障碍相关的流行率、诊断特征、相关影响因素、鉴别诊断及共病。
当家长对子女状态有疑惑者可先回答以下问题,“他/她是否在游戏上的时间花得越来越多?是否整天想着游戏,即使有更重要的事情也要玩?如果一段时间不玩,是否会觉得难以忍受?”
游戏障碍孩子最突出的三个特点:
1.失控
对游戏行为的开始、结束、持续时间都没法控制;
2.伤害
玩游戏行为已经对学业、人际关系、健康等造成损害,但还是没办法停止;
3.优先
游戏成为生活中的优先行为,其他日常活动、兴趣爱好都让位于游戏。
世卫组织表示,确诊游戏成瘾疾病,往往需要相关症状至少持续12个月。如果症状严重,观察期也可缩短。
要说明的是临床医生发现有些网络成瘾的孩子会有并症,即很多游戏成瘾的青少年可能还有其他的精神心理问题,常见的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俗称多动症),可能这些精神心理问题会加重孩子玩游戏、使用电子产品。
临床研究发现,有接近一半的孩子沉迷于游戏的同时,会产生一些精神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治疗或者得到纠正,他对游戏的沉迷现象就会减少。
父母对待叛逆孩子,需要耐心对待,以上就是关于“山东滨州小孩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综上,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作为家长应积极主动的去挖掘和培养孩子,注意这里说的不是让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待,毕竟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孩子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家长期望越来越高,面对这种不平衡时孩子难免会有逃脱的想法。另外家长应意识到应试教育并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不应该只以他的成绩去评判他的未来,家长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评判标准,那么在教育的时候也会无形之中去传播给孩子焦虑,过度的强调成绩会掩盖掉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点,让他变得只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判自己,对他的健全人格并没有好处,同时单一的生活也会让他们失去对学习的乐趣,比如家长的陪读等等。想要了解更多“山东滨州小孩处于叛逆期家长应该怎么办”的信息,可以咨询山东滨州叛逆少年教育学校小编,为您竭诚服务,如有其他需求请致电下方电话号码!
搜索标签:
本站关键词:山东戒网瘾学校,山东叛逆孩子学校,山东特训学校,山东问题青少年学校,山东问题少年学校,山东管教学校,山东青少年管教学校,山东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山东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2 怡橙科技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SITEMAP.HTML
SITEMAP.txt
TAG标签
网站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