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喜欢做自己比较擅长的事情,容易成功,也容易获得自豪感和荣誉感。想想那些玩游戏上瘾的同学,他们在游戏的世界里如果处处碰壁,估计也不会有多想玩这个游戏了。
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开学之初的那段时间没有好好学习,比如心情不好,生病了,懒惰了……总之在开学之初,没有能好好学习,导致成绩暂时落后。几次小测或者月考后,发现自己的成绩不怎么好,就误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儿,给自己贴上了“普通学生”、“差生”的标签,努力程度进一步缩水。久而久之成绩越来越差,从浅层次的厌学逐步过渡到深层次的厌学。而一些尖子生、黑马正好相反,他们抓住了开学之初的宝贵学习时间,最初的几次小测或月考成绩不错,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学习的料儿,感受到了成绩好的自豪感,进一步激励着自己更加努力,久而久之成为了尖子生、学霸。
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亦或,开学之初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时候正是树立信心的关键时期。第二,不要随便给自己贴不好的标签,心理上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第三,要有抗压、抗打击能力,不能因为几次测验不理想,就不像原来那么努力了。
一、导致学生厌学的五大原因
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有其自身原因,也有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
1、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学习成绩不佳,学习被动,对学习感到乏味。他们感受不到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和快乐,反而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但是迫于老师、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每天背着书包到学校混日子。
2、家庭教育方式的偏颇。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业发展和赚钱养家,从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只提供给子女足够的零花钱,对于孩子的成长关心不足,孩子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与温暖,而家长一味的用物质付出作为资本来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孩子吃喝不愁,学习成绩却每况愈下,孩子的情感需求是得不到满足的,学习体验是不快乐的,容易造成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甚至早恋行为的发生。有的父母自身生活态度消极,整天打麻将,吃喝玩乐,无所事事,无所追求,会影响到子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最后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天钟,进而导致厌学。
3、现有学校教育体制的影响。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估往往是以升学率为主要依据,在这种形势下,学校也只好以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目标。这样的教育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更难做到针对厌学学生的特点进行教育。伴随着学习时间加长,考试次数增加,作业量加大等因素,加剧了学生学习成绩上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困难,导致更加厌学。
4、师生关系的影响。有的教师对优生和厌学学生存在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客观上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厌学学生上课发言的机会明显少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对厌学学生只要求他们不破坏纪律,不影响别人就行。教师对厌学学生的消极期望影响了他们的自我判断,使他们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信心和动力。
5、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也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社会上 “一切向钱看”的赚钱思想;一些内容不健康的电影、录像、图书等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是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耳濡目染,逐渐厌学。
二、应对厌学学生的三大秘诀
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常常“揠苗助长”,不管学习过程,只关心考试结果。这些家长往往花很多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班,牺牲孩子的休息与娱乐的时间强迫孩子长时间地学习,再加上课业负担较重,比赛较多,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他们在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丧失,就产生逃避心理,进而拒学、厌学。从而导致学生厌学问题。厌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造成厌学的原因很多。作为家长,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厌学的表现大同小异,而厌学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必须找到其症结所在,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解决问题。2.适当地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要知道“第一”只有一个,努力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了解孩子的困难所在,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为此而努力。多与孩子在学习方法、正确处理挫折方面进行沟通与探讨,帮助孩子树立信心。3.多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鼓励孩子多与老师交流,帮助孩子化解与老师间的误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工作,敦促其学习。4.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注重孩子的学习过程。只要孩子努力学习就要给与奖励,一个亲吻,一个轻拍,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使其感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无论孩子考试成绩多不好,只要努力了就不追究,但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试卷,找做错题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5.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好能为孩子提供相对独立、安静的环境,避免电视机以及其他娱乐项目对孩子学习的干扰。尽量不要在孩子学习的地方看电视、聊天。不要在孩子学习时打断他们或询问一些与学习无关的问题,也不要在他们学习时表示过分的“关心”,去送水果或问寒问暖,这些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养成注意力涣散的毛病。6.创造“学习型家庭”的氛围。家长是最好的榜样,家长爱学习,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所以,即使你不能学习深奥的东西,读读报纸、看看杂志也会给家庭带来些学习的气氛。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2.2、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本应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加油站,但往往由于部分学生家庭成员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造成厌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那些家庭条件较优裕的,家长往往失之于偏爱或溺爱,他们生怕亏待了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有求必应,殊不知适当的教养是应该的而且是必要的,但过分的“撒娇”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有害,因为这助长了孩子的优越感,而丧失了他们的进取心而不思学习,厌恶学习。
3.3、社会生活的诱惑,偶然因素的作用,一些教师对事情的思维过于简单,处理过于疏忽,如不公正的对待学生,态度过于粗暴,言辞太偏激等等,教师的一时疏忽,留给学生的印迹一辈子也许会永远抹煞不掉,也正是这些“疏忽”才导致了后进生难于“医治”的厌学情绪。
4.厌学产生是多方面的,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也就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下面谈谈学校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1、学校应成为学生乐学的场所,大力开展第二课堂生活,为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提供机会让他们紧张的神经能有机会得以松弛,变“厌学”为“乐学”。如成立了形式多样的兴趣小组,学生自愿报名,自主参与,每学期举行兴趣小组成果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再如学校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正常开播也给学校注入了很多生机,一些重大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深受学生喜爱,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学校和老师的感情,对学习的兴趣。
6.2、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多向联系。每学期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进班听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当前的教学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接轨。,同时家长学校的正常开办也非常重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针对实际情况采用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指导家长深入孩子的心理,做孩子的朋友。教会学生调整心态,改进学习方法,主要从几方面进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让学生喜欢学习,先让学生喜欢要他学习的人”,这是“理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理论。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热爱本职工作,增强民主平等意识,把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关心、尊重、帮助他们,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和个别谈话法,多与之交流沟通,使他们以开放的心态、心情舒畅的进行学习。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存在的矛盾和冲突,形成以融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搜索标签:
添加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本站关键词:山东戒网瘾学校,山东叛逆孩子学校,山东特训学校,山东问题青少年学校,山东问题少年学校,山东管教学校,山东青少年管教学校,山东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山东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2 怡橙科技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SITEMAP.HTML
SITEMAP.txt
TAG标签
网站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