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普通又那么自信”,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
判定双相障碍基本标准是曾经发作过躁狂或轻躁狂。躁狂发作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过度自信、自大、健谈、易激惹(一点小刺激就暴跳如雷或情绪剧烈波动)、睡眠需求减少和情绪明显高涨,一些人会认为自己“最牛逼”。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妄想和幻觉,常常需要住院治疗。如果躁狂发作得不那么严重,那就属于轻躁狂,属于Ⅱ型患者。
一些进行抑郁症治疗的患者,也可能在药物的作用下出现与双相情感障碍相似的症状,这时候需要及时更换药物,或降低药量。
在所有精神疾病中,双相情感障碍的遗传度最高。如果父母之一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其子女比父母无病的人群患病概率高8~18倍。
据估计,我国双相情感障碍患发病率为1%~1.5%,略低于全球平均发病率。但这个估计没有性别数据,真是个遗憾。双相情感障碍多开始于青少年晚期,大多贯穿一生,有一半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爆发于25岁以前。在平均起病年龄上,Ⅰ型为18岁,Ⅱ型为25岁。
你是否现在正在与双相情感障碍做斗争,或者你身边就有双相情感障碍症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又称“躁郁症”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躁狂发作的患者常表现为在一定时间内心境高涨、思维变快、精力充沛且睡眠需求减少,活动增多。而抑郁发作则以心境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及躯体症状。
以下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四个症状:
(注:以下内容仅为教育科普,不能替代专业诊断,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人正在经历以下症状,建议您来本院挂号就医,寻求专业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易激惹
易怒是躁郁症的一个症状,特别是当易怒和其他症状一同出现时你的易怒可能会表现为难以控制的躯体化行为,如绞手、摔东西、与他人有语言甚至肢体冲突等。
情绪波动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经历躁狂和抑郁循环交替,抑郁发作的症状,可能包括强烈的负罪感、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毫无兴趣,甚至有自杀的想法。在这时寻求抑郁发作的治疗可能会导致误诊为抑郁状态或抑郁症。在轻躁狂症状来临时又觉得自己思维敏捷、健谈、开朗,觉得自己的生活在变好,已经走出了抑郁的怪圈。但是,如果抑郁状态持续数周并与躁狂症状交替出现那么这种情况很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
冒险行为
在躁狂发作期间,患有躁郁症的人更有可能从事危险行为。比如自我伤害等危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赌博或者风险性高的投资等行为。这些都是躁郁症患者在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做出的危险性行为的一些例子。
注意力集中困难
躁郁症发作期间的典型表现就是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可能导致患者会发现自己经常容易忘记一些事情。在躁狂发作期间,由于精力旺盛,注意力分散,这会导致你很难将注意力放在特定的一件事上。
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affectivedisorder
特点是病人出现两次或多次的情感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其中至少有1次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和活动增加,另1次表现为情感低落、精力减低和活动减少。见:抑郁症;轻躁狂;躁狂。
情感障碍(affectivedisorder)近年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或两者交替出现。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诊断要点
一、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二、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三、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四、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五、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失眠。
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1984年10月修订)
一、躁狂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
①言语比平时增多,或滔滔不绝。
⑨意念飘忽,思维奔逸。
②注意力不集中,随境转移。
④自负,自我评价过高。
⑤自我感觉良好:感到头脑灵活、身体特别强壮或精力充沛。
⑥对睡眠的需要减少。
⑦活动增多(包括工作、日常活动、社交及性行为方面)。
⑧轻率任性,不顾后果。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2.社会能力(指工作、学习、社交或家务能力)明显受损。
3.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4.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
1.当情绪症状消退后,下列症状继续存在:
①与心境不协调的妄想和幻觉。
②怪异行为。
②“一级症状”。
④紧张症状群。
2.情绪症状系附加于精神分裂等其他疾病者。
3.情绪症状系药物、中毒或其他器质性原因所引起。
二、抑郁发作
(一)症状学标准
1.症状以心境抑郁为主要特征;且相对持久,但在一日内可有晨重晚轻的节律变化。
①对曰常活动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性欲减退。
②精力明显减弱,无原因的疲倦,软弱无力。
③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企图或行为。
④自责或内疚感。
⑤思考能力或注意力减退。
⑧精神运动迟钝或激越。
⑦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⑧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
(二)严重程度标准临床症状必须达到下列严重程度之一者:
1.社会能力明显受损。
2.需立即治疗或住院。
3.具有精神病性症状。
(三)排除标准同躁狂发作标准中的第(三)项。
三、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先兆
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为情感障碍性精神病。早期先兆为双向性性格变异,多呈循环特点,情感变化经常不明原因地“两极分化”……如发展为进行性的、典型性的情感两极分化,则宣告本病的序幕已经徐徐拉开……
本病是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一)躁狂型先兆
病情性格多呈循环特点,即兴奋性病前性格与抑制性病前性格相交替。
1.早期先兆 本病以失眠、头痛、烦躁、易兴奋激动、话多,以及无原因的、持续性的、高涨的兴奋激动为先兆。
阻截治则 以平肝解郁、养心涤痰为原则,方宜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龙胆草、山栀、黄芩、柴胡、生地、车前子、木通、泽泻、茯苓、法半夏、枳实、竹茹、胆南星、生姜、菖蒲。
2.典型征兆 以无原因的、持续的兴奋躁动、活跃乐观为典型征兆。即“情感高张、思维奔逸、意志增强”为三主征,无幻觉、妄想,本能亢进(食欲、性欲)。
3.处理 以平肝泻心、豁痰开窍为原则,凡邪壅上焦的以瓜蒂散或莱菔子涌吐痰涎。服法: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研细为末和匀,每服0.6~3克,不吐者,以翎毛探喉,但只能用于实证。湖北省沙市精神病院,用莱菔子30~50克,为末温水调服,比瓜蒂散平稳。邪阻下焦皆可酌情选用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控涎丹、龙胆泻心汤、防风通圣散、涤痰汤、温胆汤、礞石滚痰丸、白金丸、朱砂白金丸。发作后、休止期又须以养心阴、益心气、舒肝解郁为辅。
(二)抑郁型先兆
1.早期先兆 无重大原因的进行性忧抑、悲伤、孤癖、消极迟顿,为该病早期先兆症状。
阻截治则 宜舒郁豁痰、化瘀开窍,方予逍遥散: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或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酌加化瘀开窍涤痰之品,如桃仁、丹皮、菖蒲、郁金、竹沥、牙皂(一次量,半克)。女性患者伴有经闭者,可用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化瘀通经开郁。属阳虚者,可酌用壮阳刺激法,方用起抑饮羊藿、仙茅、仙灵脾、甘草。
2.典型征兆 从忧郁、悲伤,发展至悲观失望,消极低落,自罪妄想,甚至自杀或木僵,即所谓“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
3.处理 以涤痰疏郁、化瘀开窍、壮阳兴奋的原则,方宜涤痰汤加味:茯苓、法半夏、橘红、枳实、竹茹、胆南星、菖蒲、郁金、远志、牙皂、细辛、苏合香丸、三圣散:瓜蒂、防风、藜芦、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阳气虚的用壮阳刺激法,予起抑饮化裁:附子、干姜、细辛、牙皂、菖蒲、郁金、仙茅、仙灵脾、鹿角霜、壮阳汤:巴戟天、淫羊藿、陈皮、黄芪、附子、肉桂、干姜、党参、熟地、仙茅、龟板、砂仁、甘草。有瘀象的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如丹参、桃仁、三棱、莪术等。
双相情感障碍,俗名也叫“躁郁症”,是一类躁狂与抑郁交替发作的精神障碍,心情一阵晴天,一阵阴天。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以下简称DSM-V)中,双相情感障碍被归入“双相及相关障碍”这大类中,并细分为: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在该大类下的还有环性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平常所说的双相情感障碍则包括双相I型障碍和双相II型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有哪些临床表现?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是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他们的一些情感被放大,导致出现精神疾病。要想认识双相情感障碍,首先我们需要理清以下几个概念:
躁狂:躁狂的主要表现为“三高”,即情绪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患者感到轻松愉悦、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就像置身于天堂。DSM-V中对于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一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轻躁狂:比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轻,其病程、严重程度和社会功能损害水平尚未达到躁狂的诊断标准。DSM-V中对于轻躁狂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4天,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重性抑郁:与躁狂相对,抑郁的主要表现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活动减少。患者多有无用、无助、无望的感觉,对任何活动缺乏兴趣,不能从中获得愉快体验,就像活在地狱中一样。DSM-V中对于重度抑郁症状的时间标准是至少持续存在两周,且存在于每天大部分时间内。
搜索标签:
添加微信号
关注公众号
本站关键词:山东戒网瘾学校,山东叛逆孩子学校,山东特训学校,山东问题青少年学校,山东问题少年学校,山东管教学校,山东青少年管教学校,山东全封闭式管理学校,山东军事化管理学校
Copyright © 2012-2022 怡橙科技版权所有
SITEMAP.XML
网站地图 SITEMAP.HTML
SITEMAP.txt
TAG标签
网站lCP备案号: 鄂ICP备19029853号-17